|首页>>中医方剂库 >>网上教室>>生命中医论坛 >>会员聊天室
探索中医-五运六气

查找: 题目: 主题词: 摘要:
作者: 发表时间(格式如:2009-03-29):
浏览摘要 主题简约信息>>
总数2篇
第2篇
题目:《黄帝内经》与阴阳
主题词:五运六气的天地阴阳运动规律
摘要:《黄帝内经》与阴阳 《易经》云:“仰则观象于天,俯则观法于地,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,近取诸身,远
作者:
发表时间: 2010-11-12
案例:
修改
---- 《黄帝内经》与阴阳 ----

《黄帝内经》与阴阳
《易经》云:“仰则观象于天,俯则观法于地,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,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,于是始作八卦”。所以,以阴阳符号组合而成的八卦,是观察与效法天地万物阴阳之道运动变化的结果。《道德经》所说的“万物负阴而抱阳”,万物运动之情是相通的,有共同的地方,那就是“阴阳”共一。这就成为万物相互效法的原理。对人来说,有意识的效法就是运用。《黄帝内经》是运用阴阳规律的典范。用阴阳五行的运动规律研究人体,研究人的生化活动,所采用的思想方法,即俗话说的“天人合一”,即是说,天地的阴阳运动以及人的阴阳运动,都是统一的,有相似的运动规律,不仅指人的生命体,而且指人的谋事作成方面,人的活动方面,可以仿效天地的阴阳运动变化规律。
具体地,《黄帝内经》是以阴阳运动变化为框架构建的五运六气学说,作为天地阴阳运动规律的总结,而人体的阴阳运动,亦可归结于五运六气的天地阴阳运动规律。
这样,人体的生理,病理就可以用五运六气的运动规律来加以概括, 及人 对应说明。因而能够推广到相应的治疗原则、治疗方法以及处方用药中去。反之,如果不从阴阳五行、五运六气之理去理解中医治疗活动的理、法、方、药,就不能从根本上去理解中医中药,运用中医中药。
阴阳五行与中医的解剖结合,形成五脏六腑,五官,五体,五志,五色等以阴阳五行性质概括的中医中药术语。这些术语,不仅对应到具体的实物,还对应到实物的运动。如脏腑,单纯的解剖,不外是肝,心,脾,肺,肾,大肠,小肠等 的形态结构,机能之类,即建立在眼目及其延伸物如显微镜的观测基础之上。而对于看不到的如事物的运动规律,必须用思维的方法,在大量的事实基础之上,不断地抽象、总结,“损之又损”,“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” 的 损益相互为用,得出阴阳运动的规律。在阐明阴阳运动的前提之下,中医中药才会更大的发展。这也是中医中药生存的前提。
在与阴阳五行结合之后,不仅离不开观察,还离不开一种智慧,一种能够透过观察 ,发现其内在的本质的东西,一层一层地,“损之又损”,舍弃了实物的形态,结构,组成等的枝支末节,及无关乎阴阳运动的本质部分 ,形成了 人体的脏腑学说,经络学说等以阴阳五行运动变化为核心的理论体系。进而推及病因,疹疗,人体运动物如气,血,精,津,痰,饮等,药物的阴阳运动观,如性味,归经,形态,结构等,而这一切,正是《黄帝内经》的主要内容及要说明的对象。
《黄帝内经》将肝,心 ,脾,肺,肾,这些藏阴精(物质的精纯部分)的五脏 归结为阴,相对地,将胃,大肠,小肠,胆,膀胱,三焦,这些贮藏饮食糟粕的六腑归结为阳。五脏及六腑,是与五运六气相合的。
除此之外,还有五官,五色,五志等,也都是 在观察与解剖的基础上,与阴阳五行运动相结合的产物。能够将人体的各个部位,器官,组织等,归结与简化,符合阴阳之道,在此前提下,进行养生保健,防病治病。
由阴阳五行推演的五运六气学说,对人体生理的阐述,是关乎生命体的深刻认识。认为人体的阳气由开始的发生,到发展,变化,削弱,收藏,即按对应的木,火,土,金,水的五行顺序,这是最为根本的生化过程。阳气由开始发生时的微弱,到发展壮大,消亡,这个过程随着天地的阴阳运动规律,不能相对过早,也不能相对过迟,(相对,与天地的阴阳运动相比较);不能过旺,也不能过弱,否则影响人体正常的生化。以天地运动的一个小周期而言,随着一天的阴阳运动,即早晨为木,阳气之微;中午为火,阳气之盛;午后短暂的一时段为土,阳气之化;傍晚为金,阳气之弱;夜晚为水,阳气之藏。天天如是,周而复始。以天地运动的一个大周期而言,一年四季,(按实际应用,必要时还可划分五季),春季则是阳气发生之始,之微;夏季则是阳气之长,之旺;秋季则是阳气之收,之弱;冬季则是阳气之藏,之不现。有时也以夏季的最后十八天为长夏,为土之化的。年年如是,周而复始。这是天地大自然的正常运化,为常。对应于太阳的运动的。人作为生命体,与天地大自然的阴阳运动变化一致。天地大自然的阴阳运动,如阳气的太过或不及,不仅反映出天地阴阳运动的不正常,而且,对于天地间的生物,也会带来深刻的影响,直接波及到生物的生化正常与否。对于人体,阳气的太过与不及,人体生化不正常,表现出来的病理,也是与天地阴阳运动之气相一致。如,阳气的发生由微由渐开始,若升发太快,敷布太过,“气有余便是火”,(火为邪火)。即是肝木之升,失去正常的生化,邪化为火。归结为肝,胆,肝经之类属木的热象,表现为人体上部的病,如口舌生疮,口苦赤眼等。若升发过慢,敷布不及,阳气无以为用,则会出现肝,胆,肝经之类属木的寒象,表现为目眩,风眼,肝血凝滞等。木的敷布升发异常的生化,还有另外一种特别的情形。表现为阳气郁结,不能相对的处处平均。这样就会出现阴阳对应错杂的情形。如寒热错杂,上下,外内,虚实错杂。一方面,阳气积蓄成邪,成为实,为热;另一方面,阳气无以为用,为虚,为寒。



页:<<12

[录入文章,会员权限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