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首页|中医药物库|网上教室|生命中医论坛 |会员聊天室|
查询中医方剂信息


[折起关键字查找部分] [放下关键字查找部分]
中医方剂通用名称,正名: 中医方剂名,别名:

关鍵字:


药方正名:
药方别名:


总数12429条

第58条
药方正名:卷三<篇名>麻黄附子细辛汤


----点击下项药名,则可查询相关药物信息----
辛温解表药:[麻黄] [细辛]
温里温阳药:[附子]
补气药:[甘草]

---- 简要说明 ----

治少阴病始得之,发热,脉沉,无里证者。
麻黄(一两) 附子(一枚,炮) 细辛(二两)
上三味,以水一斗,先煮麻黄,减二升,去沫,纳药,取三升,去滓。温服一升,日三
服。
热微者,以甘草易细辛,微发汗。
柯韵伯曰∶少阴主里,应无表证。病发于阴,应有内热。今始受寒邪,即便发热,而里
无热,似乎太阳,而属之少阴者,以头不痛而但欲寐也。盖少阴为太阳之雌,大言阴与阳,
小言
便露
里雌雄
肾气独沉,故身虽热而脉则沉也。所
表反热,便于表剂中加附子,以豫固
阴邪始得以内侵,孤阳因之以外越耳!
(且开且固,本方妙义如此。)夫发热、无汗,太阳之表不得不开;沉为在里,少阴之
枢又不
阳之微阳
病及表,
甘草易细



-生命中医网http://www.19ni.com编录整理


第59条
药方正名:卷三<篇名>干姜附子、茯苓四逆二方


----点击下项药名,则可查询相关药物信息----
利水渗湿药:[茯苓]
温里温阳药:[附子] [干姜]
补气药:[人参] [甘草]

---- 简要说明 ----

下后,复发汗,昼日烦躁不得眠,夜而安静,不呕,不渴,无表证,脉沉微,身无大热
者,
干姜(一两) 附子(一枚,去皮破八片,生用)
上二味,以水三升,顿服。
发汗,若下之,病仍不解,烦躁者,茯苓四逆汤主之。
茯苓(六两)人参(一两) 甘草(二两,炙) 干姜(一两半) 附子(一枚,去
皮,生用)上五味,以水五升,煮三升,温服七合,日三服。
柯韵伯曰∶二条皆太阳坏病,转属少阴者也。凡太阳病而妄汗、妄下者,其变证或仍在
太阳
属少

少阴则
少阴

表证之解不解,为之详辨,则阴阳之差多差少,不致混淆,而用方命剂,无纤毫之失也。夫
先汗后下,于法为顺,而表仍不解,是妄下亡阴,阴阳俱虚而烦躁也,制茯苓四逆固阴以收
阳;先下后汗,于治为逆,而表证反解,内不呕渴,似乎阴阳自和,而实妄汗亡阳,所以
虚阳扰于阳分,昼则烦躁不得安,阳虚不得入于阴,故脉沉微而夜静,是真阳将脱而烦躁也,
用干姜、附子固阳以配阴。(方议妙极!)同一烦躁,所用之方不同如此。姜、附者,阳中阳
气化,不假根苗而成,能补先天无形之气,安虚阳外脱之烦,故以为君;人参能回元气于无
何有之乡,通血脉于细微欲绝之际,故以为佐。是方以人参佐茯苓,补下焦之元气;以干姜
而缓急自别,用方之神乎!(急缓二议,开后学心胸。)



-生命中医网http://www.19ni.com编录整理


第60条
药方正名:卷三<篇名>旋复代赭汤


----点击下项药名,则可查询相关药物信息----
辛温解表药:[生姜]
温化痰湿药:[旋复花]
平肝熄风药:[代赭石]
补气药:[人参] [甘草] [大枣]

---- 简要说明 ----

治汗吐下解表后,心下痞硬,噫气不除。
旋复花(三两) 代赭石(一两) 人参(二两) 甘草(炙,三两) 生姜(五两)
大枣(十二
上七味,以水一斗,煎减半,去滓,再煎,取三升,温服,日三服。
罗东逸曰∶仲景此方,治正虚不归元,而承领上下之圣方也。盖发汗吐下解表后,邪虽
去,
以浊邪
养胃,
于下;
使噫气
利在下
胸中转



-生命中医网http://www.19ni.com编录整理



页: 前十页<<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>>后十页

[录入数据,会员权限]